沉重小书包容不下一本童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方面是大人急着着手创作更多富有时代特色和教育意义的童谣,一方面孩子却并不那么领情。在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在孩子们当中遭遇无人能识的窘境。“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类孩子们自创的作品,透露着内心的嘲讽和劳累。

  为何如今的孩子更偏爱灰色童谣?有调查显示,上海七成以上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户外活动不足,放学后去钢琴班、奥数班、英语班“加班加点”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常态。冰心曾说,“儿歌是少年儿童的心声”。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属于童年的文学的书籍,是和童年的教科书一样,都应该被搁放在童年肩膀的书包里的。”不知现在孩子放满教辅书籍的小书包里,还能不能容下一本童谣集。

  “地下有条龙,从西游向东,说龙不是龙,西气向东送;水上有条龙,过山又钻洞,说龙不是龙,南水往北送”。凭借这首《两条龙》刚刚在上海市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斩获一等奖的潘与庆满怀忧虑:“童谣对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以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行为规范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现在优秀的童谣太少,能广为流传的就更少了。”(解放日报